您好,欢迎您来到新能源电动车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超40款车型扎堆涨价,最高涨超3万元,新能源车企胆太肥?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2-3-23字号【 打印本页
分享到:

新能源汽车涨价潮已起,且仍在持续发酵。

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已有近20家车企官宣涨价,涉及车型已超40款,不仅如此,涨价幅度也是不断扩大,目前最高涨幅已超3万元。

超40款车型扎堆涨价,最高涨超3万元,新能源车企胆太肥?

从数千元到数万元,车企涨价势头越来越猛

从上表可以看到,目前威马汽车、小鹏汽车、哪吒汽车、比亚迪、几何汽车、长城汽车、广汽埃安、上汽荣威等众多车企/品牌均宣布了不同程度的涨价。

至于涨幅,则要分两个阶段来看。第一轮涨价集中在1-2月初,涨幅相对较小,提价3000-5000元的居多,甚至有部分车企的部分车型仅涨价1000元左右,例如ER6全系车型售价就仅上涨了1000元。第二轮涨价则集中在3月,从涨幅来看,此次显然已非“小打小闹”。

举例来说,广汽埃安于3月初即官宣涨价,其中AION S Plus全系涨4000元,AION V Plus除了最贵的70超级快充版和90超长续航版,其余车型均涨5000元。AION Y涨幅更高,全系涨价1万元。

事实上,涨幅达到1万元以上的车型已不在少数,且有部分车型涨幅超出3万元。

3月19日,威马汽车宣布将对在售车型价格进行调整,综合补贴后售价上调幅度为7000-26000元不等。而这并非威马汽车今年首次涨价。3月初,威马汽车就宣布,其2022款EX5-Z PRO全能版售价15.48万元,Lead创领版售价16.38万元,价格分别上浮3000元和4000元。

3月18日,小鹏汽车宣布将对在售车型的价格进行调整,补贴前售价的上调幅度为10100~20000元不等。而根据其日前发布的新售价,其旗下车型补贴后售价实际上调幅度达到1.01-3.26万元。

超40款车型扎堆涨价,最高涨超3万元,新能源车企胆太肥?
 

小鹏汽车官宣涨价;图片来源:小鹏汽车公告截图

同日,零跑汽车官宣调价,调价之后零跑C11豪华版补贴后全国指导价17.98万元起,尊享版补贴后全国指导价20.98万元起,性能版补贴后全国指导价22.98万元起。从涨价前后对比来看,该车型豪华版和尊享版涨价2万,性能版涨价3万。

另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哪吒汽车和比亚迪新一轮涨幅未过万,但结合此前一轮调价情况来看,部分车型今年累计涨幅已达到了1万元左右。

具体来看,3月18日,哪吒汽车宣布将对在售车型价格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3000-5000元不等。而据盖世汽车了解,今年1月,哪吒汽车曾宣布上调旗下哪吒U和哪吒V官方厂家指导价,其中哪吒U部分车型上调3000~5000元,哪吒V部分车型上调2000元。

另在3月15日,比亚迪汽车官方宣布将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 3000-6000 元不等。这同样是比亚迪今年以来第二次涨价。今年1月,比亚迪曾宣布其新能源车型涨价1000-7000元。

欧拉好猫GT版今年也经历了两次调价。3月19日,欧拉汽车称将对2022款欧拉好猫(含GT版)全系车型价格进行调整,补贴后综合指导价上调6000-7000元不等。而在3月初,欧拉汽车曾宣布将欧拉好猫GT版官方指导价调整为14.7万元起,涨价1.2万元。

在众多车企中,特斯拉是涨价次数最多的一家车企。进入3月以来,其已经三次调价,且每一次涨价幅度都在万元以上。不少网友调侃称,特斯拉的涨价速度堪比油价。

原材料价格涨幅“离谱”,车企涨价有理

新能源汽车涨价势头之猛,如上可见。而关于涨价的原因,想必大家已有所了解,综合来看,无外乎补贴退坡、芯片短缺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几点。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说今年年初新能源汽车涨价更多受补贴退坡这一因素影响,那么如今新一轮涨价的上演,则更多源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从车企相关公告来看,他们无一不将本轮涨价的源头指向 “原材料价格上涨。”

举例来说,在比亚迪和小鹏汽车最新的涨价公告中,关于涨价原因,他们并未提到补贴退坡的影响,而仅仅指出“受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影响”。哪吒汽车和威马汽车亦是如此,按照他们的说法,涨价主要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及供应链供货紧张等因素影响。广汽埃安此前的公告中虽提到了补贴退坡的影响,但首先提到的仍然是“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由此也可见这一因素之重要性。

那么原材料涨价的形势究竟有多严峻?

据悉,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锂、钴、镍都出现较大幅度涨价,涨幅甚至可谓“离谱”。Wind数据显示,3月17日电池级碳酸锂市场综合报价在48万元/吨至52.2万元/吨,而去年初碳酸锂价格仅为5万元/吨。与此同时,钴价也从去年初不到30万元/吨上涨至56.8万元/吨,涨了近一倍。此外,受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镍价格出现猛涨。据央视财经报道,仅硫酸镍价格变化就使得三元材料价格每吨上涨16-25万元,相应三元锂电池每kWh价格上涨31-47元,70kWh的电池成本上涨2000-3300元。

超40款车型扎堆涨价,最高涨超3万元,新能源车企胆太肥?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行情;图片来源:吉利王瑞平演讲PPT内容

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动力电池厂商成本上涨,目前来看,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孚能科技等动力电池厂商均已上调产品价格。近日,据第一财经报道,一家新能源车企相关负责人接受该平台采访时表示,自去年下半年至今,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涨价两次,按一辆新能源车汽车的电池成本来算,上次涨了1万元,前不久又涨了1万元。对此,宁德时代方面回应称,因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相应动态调整了部分电池产品的价格。

而就下游车企而言,不止一家车企直言原材料上涨所带来的冲击。此前,长城汽车旗下欧拉品牌CEO董玉东就曾发文表示,随着原材料价格暴涨,欧拉品牌已经为公司带来了巨额亏损。以黑猫为例,2022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后,黑猫单台亏损已超万元。

由此来看,车企涨价显然并非“胆肥”,而更多是无奈之举。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就表示:“目前由于供应链原材料短缺和大幅度涨价,叠加海外通胀压力,传导到整车,涨价相对合理。”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亦表示,电动车价格上涨相对理性。“今年以来,由于原材料涨价导致动力电池价格上涨的速度大大出乎业内预期,此前很多车企与电池供应商的年度供货协议价锁定较低,车企压力并不突出,但是部分电池企业今年改变了价格谈判规则,价格每季度谈定,并有价格开口,因此在动力电池涨价后签订新订单的车企压力非常大,只能通过涨价来缓解成本压力。”

更多车企将加入“涨价大军”,对销量影响难免

目前来看,仍有部分新能源车企/品牌未宣布涨价。以新势力车企为例,在特斯拉、小鹏汽车、威马汽车等纷纷涨价的情况之下,蔚来汽车就毫无涨价之动静。且据相关媒体报道,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日前回应称“蔚来不涨价,至少目前还没这个打算”。

对此,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表示,目前其他未涨价车企后续大概率都会涨价,而部分车企目前还没涨价,一方面可能是在与供应商协商配套成本,或还在评估盈利与销量规模的平衡;另一方面,此次原材料上涨,对于30万以下车型,特别是A00、A级经济型车型成本影响更突出,因此很多新势力先涨价,弥补成本上升带来的亏损影响。

理想汽车CEO李想近日也通过微博发表了类似看法。他指出:“目前来看,和电池厂商已经合同确定了二季度电池涨价幅度的品牌,基本上就都立刻宣布了涨价。还没有涨价的,大部分是涨价幅度还没有谈妥的,待谈妥后也普遍会立刻涨价。”

超40款车型扎堆涨价,最高涨超3万元,新能源车企胆太肥?

李想有关电池涨价的言论;图片来源:李想微博截图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一情况之下,新能源汽车销量是否会受到影响?

据中汽协数据,在同样受到春节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今年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较去年同期仍然实现了1.8倍的增长。如此来看,第一轮涨价所带来的影响似乎微乎其微。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根据订单和交付的周期,涨价后的影响可能会在3、4月才得以真实体现。而在新一轮涨价潮中,无论是涨价的广度还是涨价的幅度都进一步扩大,影响或进一步显现。

在盖世汽车近期展开的业界调查中,面对“如果您打算购买的车型涨价,您还会购买吗?”这一问题时,就仅有17%的参与者表示“会,看重的车会坚决购买”,另有五成参与者表示“持币观望,等待合适时机再买”,此外有三成参与者表示“不会,会转向购买价格更优惠的其它品牌同类车型”。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坦言,涨价会造成部分消费者转向混动车型的购买或者持币观望,另外同级别电动车与燃油车的价差增大,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并不友好。

崔东树亦表示:“客观说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需求。由于目前的俄乌冲突的风险远超预期,对汽车生产的各类资源都带来涨价压力。如果未来如果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我们或将根据实际市场情况对新能源汽车全年预测销量进行相应调整。”

应多维度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稳定供应链

由此来看,解决原材料价格上涨问题,促使原材料价格理性回归,成为整个汽车行业的当务之急。事实上,行业已就这一问题不断寻求解决方案,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就有多个车企大佬就此建言献策。

例如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表示,加强产业链布局与低碳技术研发创新,对锂、钴等上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掌控,保证产业链安全;推动“官产学研”各方形成合力,通过技术孵化、项目示范等方式,加快清洁能源、绿色制造等技术落地,以及原材料的循环利用。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亦提出,应加快国内锂资源勘探开发,保障供应链安全,同时应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攻关,提升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则表示,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制定政策,将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纳入国家战略储备资源管理,设置专项基金,支持和鼓励国内企业收购国外电池材料资源,以确保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安全。

当然,正如近日由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等组织召开的锂行业运行座谈会、动力电池上游材料涨价问题座谈会上所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加强供需对接,协力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协作关系,共同引导锂盐价格理性回归,加大力度保障市场供应。

目前来看,不少国内车企已开始采取投资、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与上游动力电池企业联手,稳定供应链,例如大众入股国轩高科、吉利与孚能合资建设电池厂、戴姆勒入股孚能科技等。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末,欣旺达汽车电池母公司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增资公告,共有19家企业向旗下的欣旺达汽车电池增资24.3亿元,其中就包括了蔚来、小鹏、理想以及东风、上汽、广汽等整车企业。

超40款车型扎堆涨价,最高涨超3万元,新能源车企胆太肥?
 

欣旺达发布增资公告;图片来源:欣旺达增资公告截图

不过这显然还不够。崔东树认为,涨价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是提升技术和降成本,设计优化等重要性体现。“建议车企通过提升产品技术指标、提升单车规模销量降成本、改善电池供应商结构等多方面应对成本上涨。”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则表示,上游原材料带有全球地域性,容易受地缘政治、贸易摩擦影响,因此车企未来需要强化原材料端产业链布局,实现部分自主可控,同时国内动力电池零部件企业也可以通过并购、长期协议深度合作等形式深化对国际原材料业务战略布局。

来源:盖世汽车

 企业车型
五菱宏光mini
五菱宏光mini
朋克美美
朋克美美
雷丁芒果
雷丁芒果
雷丁i5
雷丁i5
雷丁i9
雷丁i9
鸿日U8
鸿日U8
 行业动态
·Kia EV Day新能源战 2023-3-24
·全年营收增长率近300% 零 2023-3-24
·哪吒“销冠”出海:3600台 2023-3-24
·能量密度可达160Wh/kg 2023-3-24
·图解新能源|8月动力电池行业 2022-9-14
·5月乘用车销量榜:一汽大众狂 2022-6-12
·山东:到2025年,建成各类 2022-5-9
·如何看待2022年A00纯电 2022-4-20
 展会新闻
·2023第20届中国(济南) 2023-3-20
·2023中国(河北)新能源汽 2023-3-20
·2023中国(山东)国际储能 2023-3-20
·2023中国(济南)电池工业 2022-11-2
·2023中国(济南)充电桩· 2022-11-2
·2022新能源·智能汽车展览 2022-10-28
·2022电池工业博览会 暨锂 2022-10-28
 企业专访
·保时捷2021年交付量公布 2022-1-14
·宝马2021年成绩公布 20 2022-1-14
·小巧玲珑 东风风行T1EV预 2019-11-19
·威马EX6 Plus将于广州 2019-11-19
·福特 Mustang Mac 2019-11-19
·奔驰电动汽车入场 2019-11-19
·宝马4系纯电动版曝光 推三款 2019-11-19
世博展览 新能源专业委员会 山东中小企业协会 中国汽车报网 盖世汽车 西游车展网 锋镝传媒 EV视界 全球电动车网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中国电动汽车网 电动车资源网 中国新能源汽车网 电动汽车资源网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网 新能源车 车展日车展网 山东省中小企业协会 中国新能源汽车网 一览电动车
电源工业 山东省轻工联社 中国电源产业网 中国新能源网 中国新能源汽车网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企业中心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山东世博展览策划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8081700 邮箱:shibo6666@126.com
Copyright @2016-2026 inc 新能源电动汽车网 www.weilaiqich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2020535号